矚目?成都
特約撰稿人/陳之介
成都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有著現代時尚之都的絢爛魅力,也有千年古都的優雅涵養。“慢生活”是成都的節奏和韻律, 也就是本地人常掛在嘴邊的“巴適”和“安逸得板”。數以千計的茶館正是這座“慢生活”悠閑從容的最好體現,“慢生活”的成都恰似一根回形針,調劑工作的繁忙,慢下來,看一杯茶、讀一本書,或漫步街巷,與閃耀歷史長河的大家為鄰,和友人一起在古、今中“穿越”,談古論今,不負韶華!
如今的天府成都,景色秀麗、氣候宜人、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和中國國家旅游局共同命名的中國最佳旅游城市,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世界美食之都。成都的發展與價值,正應證了《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這是一座具有全球眼光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座備受世界矚目的城市。尤其是在當下,成都已被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并致力于增強其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成都在國家發展戰略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位置。成都的經濟活力、成都的互聯互通、成都的文化魅力,都足以讓她有理由成為重要的國際性區域中心城市,帶著“天府之國”的從容與自信,喜迎八方來客。
什么是世界矚目的名城?雖然每年全世界的評選林林總總,可很難有一個統一的精準概念。“名城”總是對應著城市旅游, 這原本就是個有關生活的個人化喜好,從巴黎、紐約,到暹粒、開羅、曼谷、馬爾代夫,從歷史文化、自然風情、現代摩登, 都可能成為人們喜愛一座“名城”的理由。但對一座城市來說, 是否具備完善的旅游要素、享譽世界的聲譽,還是有一些硬標準可以衡量。一座城市能吸引來多少游客,游客中國際游客的比例有多少,城市中的旅游設施是否齊備,城市酒店入住率有多少……凡此種種,一座城市是否稱得上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可以從中管窺一斑。
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 的歷史機遇
2017 年,成都已悄然成為全球旅游界聚焦的城市。為此, 成都也正在加快旅游產業的發展,提出要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旅游目的地”這一戰略目標。據數據統計,2017 年,成都市共接待游客2.1005 億人次,同比增長4.87%,實現旅游總收入3033.42 億元,同比增長21.22%;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01.34 萬人次,同比增長10.66%,實現旅游外匯收入13.65 億美元,同比增長18.09%。近6 年成都市旅游業4 大核心指標發展均呈穩步上升之態。
除了圍繞旅游產業進行相關配套的建設之外,成都更在著力于城市環境的打造和治理。目前,成都啟動了最大規模的天府綠道建設工程。根據規劃,成都將圍繞“一軸兩山三環七帶”,打造1920 公里區域級綠道、5000 公里以上城區級綠道以及1 萬公里以上社區級綠道。有了天府綠道, 成都將能回到慢行交通出行的輝煌,這具有不可復制的意義。
成都是國內航空第四城,成功舉辦2015 年世界機場城市大會和第22 屆世界航線大會兩大世界級民航盛會,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成為中國第四大航空港,躋身全球前35大最繁忙機場行列,先后獲得“亞太區最佳機場成就獎”和“中國地區最佳機場獎”。去年雙流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4600 萬人次,位居中西部第一、全國第四,其中國際及地區旅客吞吐量超過490 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61 萬噸。目前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已開通286 條航線, 其中國內航線184 條,國際( 地區) 航線102 條( 其中定期直飛航線50 條),形成了覆蓋亞洲,直達北美洲、歐洲、大洋洲和非洲的國際航線網絡。如今,成都在確保開通直飛紐約等航線的基礎上,還將力爭新開5 條國際定期直飛航線。高規格的機場等基礎設施為發展旅游業奠定了重要基礎。
不僅如此,成都正在加緊建設第二機場——天府國際機場。根據規劃,這個預計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的機場,其一期工程按照滿足2025 年旅客吞吐量4000 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0 萬噸和飛機起降量32 萬架次的目標設計。由此,作為中國第三座擁有雙機場的城市,遠期的機場年旅客吞吐能力將達到1.5 億人次。成都正搭建起空中絲綢之路雙通道,待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開通運行后,從成都出發將抵達世界更多旅游目的地, 與此同時,全球更多的游客也將通過空中航線抵達成都。
未來,成都將深度萃取熊貓文化、三國文化、美食文化等文化精華,做強大熊貓國際旅游目的地等一批世界級旅游產品支撐, 加快構建特色旅游產品體系。包括:遺產觀光、時尚購物、美食體驗、商務會展、文化創意等核心支撐產品,為成都市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提供強有力的產品支撐。
本文來源于《成都航空》機上讀物2018年第2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傳播。